ACCA P7的复习过程大概是:看网课→看讲义→听P7线上讲座→做题→整理→背诵→看考官文章。ACCA考试学习的资料可以在公众号:ACCA考友论坛 索取,非常齐全。

网课我从10月份开始听,听得非常悠闲缓慢,大概用了3个多星期才听完。听完网课我又自己看了两遍讲义,但是感觉讲义内容太多,准备起来太没针对性。离考试前大概3个星期,我正在为P7如何复习而忧愁的时候,非常及时的推出了P7的在线串讲讲座,通过他的串讲我突然间回忆起了好多F8的思路,例如获取Audit Evidence的DADA3和Audit procedure的AEIOU,还多学了一招Miami (Materiality、IAS、Adjustment、Measurement、Implication/Impact),一般用来回答Q5:某一个错报对审计报告的影响。

拿着这些答题套路,我开始看13年到15年的past paper(其实也就只有5套)。这里小小走一下题,我个人做题的习惯是,一开始就看考官答案,而不是自己写答案。因为我觉得答题要踩对得分点,关键就是要明白考官的思路。所以与其一开始就用自己不完整不熟练的思路误闯误撞,还不如“放下一切”,试着去接受和理解考官的思路。

第一遍看题,我在电脑上打开电子版的答案,考官答案非常的长,我会把它进行精简,只留下最有用的句子。这个阶段我不会去记忆具体的知识点,而是尝试着把Major教的套路和考官答案对应上。然后,我会把相同考点的题目答案整理在同一个word里面,例如我分成了【Planning-Group Audit:Audit risk & Business risk】、 【Professional & ethical issues】、 【Due diligence review】、 【Forensic audit】、【CSR Audit】 、【Audit evidence & procedures】等等。

这样整理完一遍之后就会发现,其实每种类型的题目都有答题套路,即使是需要根据案例来想的Audit evidence & procedures,也有一些每道题都会出现的答案,例如obtain meeting mimutes、discuss with management、obtain written representation等等。

整理完电子版答案之后,我又觉得好记性不如烂笔头,还是要手写一遍才记忆深刻。所以我开始整理手写版笔记----在电子版的基础上更加精简内容,减少自己记忆负担,同时把一些长句,拗口的句子转换成自己习惯的句式。如果说第一遍看题是知识的输入,第二遍自己整理成笔记就是知识的消化吸收了。同时,我会把常考的审计/会计准则的名字和经常考到的那几句话也整理出来,当然这个部分我用的是之前F8和P2复习时就整理过的资料,所以节省了很多时间。

有些人可能习惯看BPP版的答案,因为那个比考官答案精简。不过我从最开始备考就习惯了直接看考官答案,反而觉得自己精简答案会比直接看别人整理好的更印象深刻。

复习P7和F8一样,都是从长篇的答案中越整理越精简,到最后只用看关键词就能够回想起整道题应该怎样回答。如果在看到一套新的题目,新的案例的时候,仍然觉得似曾相识,那才是真正理解了考点,真正理解了考官想要考我们什么。

回顾所有科目的复习过程,其中我倾注了最多心力的就是在整理属于自己的笔记。别人整理好的虽然可以帮你节省很多时间,但始终是别人的思路,有时候很难从别人精简好的语句中透彻地理解知识点。对我来说,整理总结的过程,就像是打开了头脑中的书柜,然后把知识点系统地填满那个柜子,考试的时候需要用到哪一个知识点,就可以迅速的从脑子里抽出来用,那样子就不会因为盲目背诵,考场上一紧张就忘得一干二净。

后话

当初在决定是否要考ACCA的时候,曾经因为那么低的通过率而胆怯,也听说了很多人考到一半就放弃的事例。自己亲自一路走过来之后才发现,只要每一步都认认真真的走,在异于他人压力之后不仅可以尽情感受通过考试的喜悦,最重要的是真的获得了知识的沉淀。每一次都琢磨出属于自己的方法,每一次即使小有把握也放低姿态,每一次复习到觉得应该有50分的时候都告诉自己再多努力一点点,于是这段3年的备考旅程给我带来历炼的同时也总是带来惊喜。

虽然已经考完了ACCA,但我依然是一个几乎没有经验的实习生,所有在现实世界的磨练,也才刚刚开始。不过庆幸的是ACCA帮助我确定了未来的职业方向,也教会了我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一颗谦卑和勤奋的心。

最后,想要感谢所有并肩奋斗的小伙伴们,以及这一路给予了很多帮助的ACCA的老师们。